首页 视频新播报 典出山西 山西人物志

  历史文化品读节目典出山西(第71期):超世之功

发布时间:2015-08-28 08:54:13|责任编辑:钱龙|来源:

00收藏视频
视频介绍
时长:0:00  播放:1

 

【开场白】 中华文明,典出山西。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点击收看的是由黄河新闻网全新打造的多媒体历史文化系列品读节目《典出山西》。我是主持人李渊。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是独立文化学者王中力老师。王老师,欢迎您。

【王老师】 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 这一期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成语是—— 超世之功  。

【出字幕,音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卷28):“为伯玉深计,莫若与鲍尚书同情戮力,显忠贞之节,立超世之功。”

【主持人】这个典故中,冯衍,是陕西西安人。少时有奇才,20岁即博通群书。鲍尚书,即鲍永,字君长,是上党屯留,也就是我们山西长治屯留人。

【王老师】是,他活动于西汉末年与东汉初年,曾为绿林军尚书仆射, “行大将军事,持节将兵,安集河东、并州、朔部,得自置偏稗,辄行军法。他在河东一带平定了号为“青犊”的一部农民起义军,被刘玄封为中阳侯。

【主持人】那王老师,超世之功这个典故是说什么意思?

【王老师】这个典故是说,为你冯衍深入设计,最好是与鲍尚书同心戮力,显忠贞的节气,立超世的功劳。“超世之功”就是指超越世间的功勋。后来人们就以“超世之功”比喻功勋卓著。

【主持人】王老师,鲍永是我们山西人,这个典故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王老师】 鲍永向来尊重冯衍,而且他接受命令后可以自行安置偏将,所以他就任冯衍为立汉将军,兼任狼孟县长,驻守太原,与上党太守田邑等人治理甲兵保养士卒。后来田邑听说更始帝败亡,就派遣使者到洛阳奉献珠宝、马匹,被刘秀任为上党太守。

【主持人】当时田邑曾派遣使者招降鲍永、冯衍,鲍永、冯衍有疑心,不肯投降,而恼怒于田邑背弃前约。当时冯衍写信给田邑说了一些什么话呢?

【王老师】冯衍说:“大丈夫动则思礼,行则思义,未有违背抛弃这些而能立身立名的。为你伯玉(田邑的字)作深远的考虑,不如与鲍尚书同心协力,显示忠贞的节气,建立卓越的功勋。假如仍然贪恋上党太守的权力,珍惜全邦的财物,我担忧伯玉你会重蹈赵王因小失大的覆辙,上党将会有从前的灾难。从前晏平仲交还延陵的封邑,终免遭栾氏、高氏发动的祸乱;孙林父不听叔孙穆子的劝诫,因此要背着一生的恶名声。”

【主持人】 鲍永为了为父复仇参加了绿林农民起义军,参加了农民的队伍。他特别注意与他的部属保持密切的关系,并且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作为中国历史上早期农民起义军的将领,鲍永能这样做,确是具有一定的见识。

【王老师】没错,鲍永担任司隶校尉不久,就以弹劾赵王刘良轰动了京师。这年中郎将来生病故,赵王去参加了葬礼,在回来的路上,车过夏城们时,恰与右郎将张邯的车马相逢在城门中,因道路狭窄,交通阻塞。刘良遂大发王爷脾气,破口大骂张良的车夫,又将门候岑尊召去斥责了一顿,并让他磕头马前,羞辱不堪。鲍永听说后,则不顾他是多么尊贵的国戚,仍止疏请奏被降为赵公。由于鲍永不避权贵,严于执法,使朝廷风纪肃然,公大臣莫不戒慎。那时的权贵都非常害怕他这样的小人物。

【结束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个《典出山西》的典故是超世之功,“超世之功”就是指超越世间的功勋。后来人们就以“超世之功”比喻功勋卓著。自古以来,能称得上“超世之功”的人,必是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杰出的贡献,必能泽惠后人,启迪来者。好了,这期节目就是这些内容,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