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视频新播报 典出山西 山西人物志

  历史文化品读节目典出山西(第105期):理所当然

发布时间:2016-01-05 00:00:00|责任编辑:钱龙|来源:黄河新闻网

00收藏视频
视频介绍
时长:4:57  播放:1

 

【开场白】 中华文明,典出山西。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点击收看的是由黄河新闻网全新打造的多媒体历史文化系列品读节目《典出山西》。我是主持人李渊。

 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是独立文化学者王中力老师。王老师,欢迎您。

【王老师】 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 这一期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典故是——理所当然 。

【出字幕,音乐】 隋·王通《文中子·中说•魏相篇》(卷8):“薛收曰:‘辩矣乎?’董常曰:‘非辩也,理当然耳。’”

【主持人】这个典故出自隋代王通的著作《文中子》,王老师,王通是山西人吗?

【王老师】是的,王通是隋代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就是现在的山西河津。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是隋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大儒家,他曾以隋代的孔子自居,死后,他的弟子们给他的谥号是“文中子”。

【主持人】 我国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曾经把王通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王通的政治主张有哪些?

【王老师】 隋文帝仁寿三年(公元603年)考中秀才后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上《太平十二策》、主张“尊王道,推霸略,稽古验今,运天下于指掌。” 深得文帝赞赏,但是却受到了排挤 。后来他写了《东征之歌》,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心情。后来他把自己的政治理想都付诸在了他的著述《六经》和寄托在了聚徒讲学的教育事业上。《文中子》是王通的徒弟编著的关于王通的主要言论。

【主持人】这个典故中,提到的薛收是哪里人呢?

【王老师】薛收,字伯褒,也是我们山西人,他是蒲州汾阴,也就是现在的万荣县人。他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的儿子。 这个典故里说的薛收和董宣都是王通的学生。

【主持人】 这个典故里说的“理”, 是道理,情理的意思。 “然”的意思是“这样”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王老师】这是薛收和董常的一句对话。 薛收问:“和文帝辩论了吗?”董常说:“没有辩论,所呈上去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主持人】理所当然,意思是,按道理就应当这样。

【王老师】这个典故的含义,包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

【结束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典故是理所当然,理所当然这个词使用率较高,意为按道理应当这样。王通在政治上,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实行“仁政”,主张“三教合一”;在哲学上,王通阐述了他关于自然观、发展现、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方面的思想;在文学上,王通论文主理,论诗主政教之用,论文辞主约、达、典、则,主张改革文风。这些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好了,这期节目就是这些内容,如果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您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