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看山西。数千年来,在漫漫岁月长河之中,在这片表里山河之上,无数仁人志士,无数先贤英烈,或睿智,或豪迈,或坚韧,或旷达,以身心、以血肉,浇灌了这块三晋热土、华夏之根,凝聚成了滚滚黄河、巍巍吕梁、雄俊太行。
继往开来。勤劳的三晋儿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用平凡的事迹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我们推出《山西人物志》这一节目,就旨在将新时期山西的优秀人物、典型事迹,用讲故事的形式,传播开来、推广出去,以鼓舞更多的人热爱山西、建设山西。
《山西人物志》所选取的人物,或许并没有太多丰功伟绩,或许在旁人眼中只是默默无闻,但他们有太行吕梁的精气神,有山西人的梦想,且听我们娓娓道来。
本期人物介绍:
王收秋是太原市万柏林区邮政局西山分局大虎沟投递组的一名步班乡村邮递员,也是太原最后一名步班乡邮员。
每天早上9点,王收秋准时到达大虎沟邮政投递所,等待邮车的到来,然后尽快把邮件分拣出来。作为一名步班乡邮员,他要挤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在大山里行走。信件、包裹、报刊杂志,投递表上记载的密密麻麻,他用记忆力去换取时间,几百份邮件硬是背了下来。如果当天的邮件没有投递完,第二天新到的邮件就会造成积压。
王收秋负责投递的王封乡地处太原西山地区,方圆108平方公里,涉及15个行政村,服务人口约1万多人。这里山大沟深、道路崎岖,乡不连乡、村不连村,周围除了山还是山。邮车投递不但绕远、成本高,还无法解决投递入户的问题,所以步行背送就成了最佳投递方式。
一年365天不分节假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下雪,他每周出班6天,光鞋每年就能穿破八九双。32年来,王收秋靠步行累计投递邮件总量达60多万件,没发生过一起漏投、误投、错投现象,没丢失过一件邮件,更没有收到过一起用户的有理由投诉,邮件投递准确率100%。40公里的山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32年中,累计徒步行程超过38万公里,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常年独身行走在大山中,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道路的崎岖和身体的疲惫,还要防备野猪、野狗、蛇等动物的威胁。雨季,大山里经常会有山体滑坡和塌陷,每次路过时,王收秋都会暗暗庆幸自己很走运。
每日的工作中,最难的不是崎岖的山路,而是由于缺水而导致的干燥。每次出发前,王收秋都会带一大杯水,不等行程一半时就喝完了,只有等到进入村庄才能喝到水。
下午2点送完一个村庄之后,王师傅走进路边唯一的一家饭店,一碗5块钱的面就是他的午餐。在王收秋所投递的这片区域,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王收秋俨然成了山村里的“名人”。
30余年来,他最需要面对的就是心理上的孤寂,却从未退缩。
农忙遇到村民不在家时,王收秋会透过门缝将信件塞入院内。遇到一些重要信件或包裹时,他便坐在家门口等着村民回家。
大山里的人家基本家家养狗,长年累月行走在大山里,每一家的狗和王收秋都很熟悉。每次看到王收秋前来送快递,都会驻足原地像行注目礼般地望着他。
无论多晚下班,妻子都会一直等到他回家。一上楼梯,妻子早早地等待在门口是王收秋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全国劳模、省级劳模、优秀共产党员,家里的荣誉证书足足有五六十本。单位考虑王收秋年纪大了,想把他调整到相对轻松的岗位上。他却舍不得这一方土地,舍不得这一方百姓。他说,这份工作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他要沿着这条路更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