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中华文明,典出山西。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点击收看的是由黄河新闻网全新打造的多媒体历史文化系列品读节目《典出山西》。我是主持人李渊。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是独立文化学者王中力老师。王老师,欢迎您。
【王老师】主持人好,各位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这一期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典故是—— 救晋饥。
【出字幕,音乐】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三年》:“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对曰:“重施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秦伯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
【主持人】荐饥,是再次发生饥荒的意思,是说晋国连年收成不好。乞籴,是指什么?
【王老师】乞籴,是请求购买粮食。百里,指的是百里奚,秦国的贤大夫。豹,是指丕豹。输粟,是运送粮食。泛舟,是指浮船,意思是用浮船运载粮食。
【主持人】王老师,这个典故说的是应该什么故事呢?
【王老师】春秋的时候,也就是鲁僖公十三年的冬天,晋国遇上了天灾,粮食非常紧张,于是就派人向秦国求助粮食。秦穆公问大臣子桑:“给他们粮食吗?”回答说:“再次给他们恩惠而施恩图报,您还想要什么呢?再次给他们恩惠而不施恩图报,晋国的百姓必然离心,离心以后再去讨伐,他们没有民众一定会失败。”
【主持人】秦穆公同时又询问了百里奚:“给他们粮食吗?”百里奚回答是?
【王老师】百里奚说:“天灾流行,每个时代各个国家都会发生,救助灾荒,帮助他人,这是道义。行使道义会有福气的。”
【主持人】这时,丕郑的儿子丕豹在秦国,请求讨伐晋国。秦穆公说:“晋国的国君确实有罪恶,但晋国的百姓有什么罪过呢?”
【王老师】于是,秦国就运送粮食给了晋国,车船从雍地到绛城相继不断,粮船相接几十里,历史上把这叫做泛舟之役。
【主持人】在这件事情上,秦穆公没有因为晋国国君夷吾对秦国不友好而不援救,卖给了晋国粮食,赈救灾荒。
【王老师】“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充分表现了秦穆公把君主和人民分开,重视人民的观点。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故事作为咏救饥荒的典故,以启发后人。
【结束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典故是救晋饥,穆公一句:“背负我的,是晋侯;忍饥挨饿的,是晋国的百姓。我不忍心因为晋侯的缘故而迁祸给百姓”被后人津津乐道。好了,这期节目就是这些内容,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