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 中华文明,典出山西。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点击收看的是由黄河新闻网全新打造的多媒体历史文化系列品读节目《典出山西》。我是主持人李渊。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是独立文化学者王中力老师。王老师,欢迎您。
【王老师】 主持人好,各位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这一期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典故是——挂印悬牌 。
【出字幕,音乐】元·关汉卿《裴度还带》:“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
【主持人】这个典故,作者关汉卿和《裴度还带》的主人裴度都是山西人。王老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他们两个人吧。
【王老师】关汉卿是金末元初的杂剧作家,他是我们山西运城解州人,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散曲现存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其最著名的作品为《窦娥冤》——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主持人】裴度是唐代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主要事迹有些什么呢?
【王老师】裴度是我们山西闻喜人。唐宪宗元和年间拜相,曾封为晋国公,所以世称裴晋公。后又以拥立唐文宗有功,进位至中书令。他的主要功绩是平定淮西之乱、打击宦官势力、推荐贤臣为官等方面,在文学上也小有成就。
【主持人】《裴度还带》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描写的是唐代裴度拾宝不昧因而救人性命,最终得中状元的故事。王老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杂剧的故事吧。
【王老师】好的。《裴度还带》的全名是《山神庙裴度还带》,剧情是:唐代宰相裴度还没有做官的时候,因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又不肯跟随姨父王员外做生意,只得寄居在山神庙中,幸好有一个好心的白马寺长老供他斋饭。
【主持人】也就是说,裴度家境贫寒,只能寄人篱下,依靠斋饭度日生活。
【王老师】这时候,有一个韩太守因廉洁为官被国舅傅彬诬陷入狱,韩夫人与女儿琼英辛苦筹资以救韩太守,幸得朝廷采访使李邦彦赠玉带相助。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琼英路过山神庙时不慎将玉带失落,恰巧的是,这个玉带被裴度捡到了。
【主持人】这就叫“无巧不成书”。
【王老师】正当韩氏母女欲哭无泪,正要绝望自尽的时候,裴度得知玉带是琼英所失,遂将玉带归还,韩太守一家三口性命皆得救。
【主持人】又一个“绝处逢生”的故事。
【王老师】也就在裴度送韩氏母女出门的时后,山神庙倒塌了,裴度得以逃脱横死厄运。在这之前,曾有一个禅师预言裴度“将有一劫”。
【主持人】看来,算命的也有不准的。大难不死的裴度“必有后福”。
【王老师】后来裴度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并与韩琼英结为夫妇。结局还是一个“大团圆”的俗套。
【结束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典故是挂印悬牌,“挂印悬牌”这个典故就出自《裴度还带》杂剧中,后来人们就以“挂印悬牌”来比喻担任官职。好了,这期节目就是这些内容,如果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您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