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视频新播报 典出山西 山西人物志

  多媒体历史文化品读节目典出山西(第150期):掩耳蹙頞

发布时间:2016-06-21 00:00:00|责任编辑:钱龙|来源:黄河新闻网

00收藏视频
视频介绍
时长:7:34  播放:1

【开场白】 中华文明,典出山西。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点击收看的是由黄河新闻网全新打造的多媒体历史文化系列品读节目《典出山西》。我是主持人李渊。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是独立文化学者王中力老师。王老师,欢迎您。

【王老师】 主持人好,各位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这一期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典故是——掩耳蹙頞。

【出字幕,音乐】唐·柳宗元《河间妇传》:“自是虽戚里为邪行者,闻河间之名,则掩耳蹙頞,皆不欲道之。”

【主持人】这个典故中,掩耳,是捂住耳朵不听,不闻不问的意思。蹙頞,读作,是皱缩鼻翼,愁苦的样子。

【王老师】蹙,指缩小,皱起。頞,指鼻梁。意思是遮着耳朵,皱着鼻子。后来用以形容极其厌恶,不愿意听到别人谈起的样子。   

【主持人】 柳宗元,是我们山西人,王老师,人们称柳宗元为“柳河东”,这有什么来历呢?

【王老师】柳宗元,祖籍唐代蒲州解(亥,害)县,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运城市西南的解州镇。古代这里属于河东郡,到了唐代置蒲州,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唐肃宗至德年间曾一度恢复河东郡的旧称。因此,多年后的柳宗元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柳河东集》,他也被尊称为“柳河东”和“河东先生”。

【主持人】王老师,后来人们称柳宗元为“柳柳州”,是怎么会事呢?

【王老师】柳宗元十三岁的时候,曾为当时的崔中丞代笔写了一篇贺表,崔中丞感叹说:“想不到小小年纪有这等好文笔”的赞誉,得到了满朝文武的大加赞赏,因而虽然他只有十三岁,但在长安城却是声名鹊起。后来入仕后,他曾担任过柳州刺史,因而有“柳柳州”的称谓。

【主持人】那“柳愚溪”又是怎样的来历呢?

【王老师】永贞革新之后,柳宗元万念俱灰,所到之处,所见之物均冠以“愚”字,以自嘲。在《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中,他由“愚溪”带出“愚丘”“愚泉”,从“愚泉”生出“愚沟”“愚池”,而“东为愚堂”“南为愚亭”“中为愚岛”,又就“愚池”着眼写出。叙出“八愚”,紧扣诗题。他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而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自己的“愚”,最后又归结到溪水的命名上。

【主持人】正话反说,词兼褒贬,自有一番深意。 

【王老师】对,可以说,既嘲尽愚溪,又自嘲不已。名为“愚”,实则不愚。遂将溪之愚、己之愚写作一团,达到了“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形神俱忘的化境。

【主持人】所以,他把愚溪的纯洁秀美和自己的高尚情操、文学才能联系起来,把对愚溪不能有益于世的惋惜心情和对自己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情绪融合在一起。

【王老师】他深深感到,能够赏识这地处荒山野地的寂寞美丽溪水的只有柳宗元,而能够安慰这怀才不遇、被贬谪到这荒远地区的柳宗元的,也正是这溪水。看来愚溪碰到了最合适的主人,而柳宗元在这里也找到了最合适的住所了。然而,这些话的字里行间,蕴蓄着多少愤懑不平的声音!后来,人们就以“柳愚溪”来称呼他。

【主持人】王老师,柳宗元的《河间妇传》是一篇什么样的作品呢?

【王老师】《河间妇传》,又名《河间传》,是一篇传奇体小说,表面上是讲男女之事,实际上既影射反目成仇的朋友,又影射翻脸不认人的皇帝。换一个题目的话,就是《淫妇是怎样炼成的》。

【主持人】所以有人说,《河间妇传》是淫小说的鼻祖。

【王老师】 这篇小说,是柳宗元所有作品中的另类,是用讽刺、影射的笔法抒发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朋友的看法,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后来,人们就以“掩耳蹙頞”形容极其厌恶,不愿意听到别人谈起的样子。

【结束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典故是掩耳蹙頞 ,出自柳宗元的作品。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为“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好了,这期节目就是这些内容,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