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视频新播报 典出山西 山西人物志

  多媒体历史文化品读节目典出山西(第153期):野人献日

发布时间:2016-06-30 00:00:00|责任编辑:钱龙|来源:黄河新闻网

00收藏视频
视频介绍
时长:6:39  播放:1

【开场白】中华文明,典出山西。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点击收看的是由黄河新闻网全新打造的多媒体历史文化系列品读节目《典出山西》。我是主持人李渊。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是独立文化学者王中力老师。王老师,欢迎您。

【王老师】主持人好,各位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这一期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典故是——野人献日。

【出字幕,音乐】战国•列御寇《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里之富室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子此类也。’”

【主持人】野人,上古时指居住在国都的郊野的人。后来用以泛指村野之人。缊黂,是用乱麻作絮的冬衣。东作,指春耕,开始耕作的意思。隩室,指暖室。绵纩是什么意思?

【王老师】绵纩,是丝锦质地的衣服。狐貉,是指用狐和貉的毛皮制成的裘衣。

【主持人】暄,是温暖的意思,指太阳的温暖。戎菽,读作榕树,是一种豆科植物。枲,读作xǐ。这个典故中提及的杨朱,何许人也?

【王老师】杨朱,字子居,魏国人,是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

【主持人】这个典故讲了一个什么事情?

【王老师】这个典故里的这个农夫虽然没有华屋暖室,但是当他沐浴在春日的阳光里的候时,不仅怡然自得,而且想把他的方法和感受告诉国君共享,显示出了他的纯朴和真诚。

【主持人】当然,他的美意,他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乡里富人的嘲笑。

【王老师】后来,人们就把“献曝”作为所献菲薄、浅陋但出于至诚的谦词,后来,人们就用这个典故比喻虽有诚意,但是却于事无补的意思。  

【主持人】王老师,您能给我们讲一讲这个典故的具体内容吗?

【王老师】那时在很久远的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农夫,孤苦零丁,贫困潦倒。他由于家境贫寒终日穿一件粗麻衣,勉强过冬。寒冬腊月的时候,饥寒交迫、衣衫褴褛的他,倦缩在农家的稻草堆里,熬过漫漫的寒冷的长夜,直到天亮,浑身冻得麻木僵硬。瑟瑟发抖,直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拖着饥肠漉漉的身体,蹲在向阳的土坡下,像一只冷血动物接受太阳的温暖,慢慢地身体开始升温,血液循环加快,浑身暖融融的,脸上红扑扑的,精神也为之一振,似乎饥饿也忘记了。

【主持人】对于贫苦的人来说,享受冬日的阳光,也是一件很惬意、很奢侈的事情,这就是他的幸福。

【王老师】这时,他猛然想起,寒冬腊月在向阳土坡之下晒太阳真是个无比幸福的享受,我为什么不把这种美好的享受献给当今的大王呢,说不定还能得到大王的嘉奖和赏赐。

【主持人】多么朴素的思想啊。

【王老师】这个故事就是“野人献曝”的典故。后来,人们就把有什么贵重的物件或意见献之于人,就常用“献曝”或“曝献”为自谦之词,也就是向人建议时用的客套话。也用来比喻贡献的不是珍贵的东西。

【结束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个《典出山西》的典故是野人献日,它的同源典故还有野人献曝、农夫献曝等。比喻微薄的贡献。唐代的欧阳玭还作有《野人献日赋》。好了,这期节目就是这些内容,如果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您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