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视频新播报 典出山西 山西人物志

  多媒体历史文化品读节目典出山西(第195期):不食周粟

发布时间:2016-12-06 00:00:00|责任编辑:钱龙|来源:黄河新闻网

00收藏视频
视频介绍
时长:11:04  播放:1

【开场白】中华文明,典出山西。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点击收看的是由黄河新闻网全新打造的多媒体历史文化系列品读节目《典出山西》。我是主持人李渊。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是独立文化学者王中力老师。王老师,欢迎您。

【王老师】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这一期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饮食典故是——不食周粟。

【字幕】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卷61):“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主持人】这个典故讲的是发生在在山西首阳山的故事。

【王老师】殷乱,指殷纣王无道引起的全国大乱。商朝的第十代君主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后,历史上称商为殷或殷商。宗周,周武王都镐京,时天下称镐京为宗周。意思是为天下所宗也,所以东周都城洛邑也称宗周。

【主持人】首阳山,在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县南。又名雷首山、首山。

【王老师】粟,小米,泛指粮食。不食,是不吃的意思。周粟,指的是周代的禄食。意谓不吃周朝的粮食。后人用“不食周粟”、“西山饿”、“西山薇蕨”、“夷齐饿首阳”等以形容坚守节操,志行高洁。

【主持人】伯夷和叔奇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老大,叔奇是老三。由于叔奇聪明伶俐,很得老国君的喜爱,老国君准备把君位传给叔奇。但是,按照当时的规矩,君位一般都要传给长子,传给老三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王老师】这事情,老国君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伯夷已经看出了父亲的想法。过了几年,老国君得了重病,从此卧床不起了。眼看老国君将不久人世,该到了确定君位的时候了。伯夷想,父亲一直想让叔奇接任国君,如果我还呆在宫里,父亲的愿望将很难表达。于是,他借为父亲寻找草药为名离家出走,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主持人】老二、老三在家等着伯夷的消息,等啊等啊,一直没有大哥的消息。

【王老师】老国君去世了,大哥还没有回来。叔齐已经意识到大哥是有意避开了,好让自己顺利的当上国君。叔齐想,自己是老三,即使大哥不在,也应该由老二继位呀。叔齐决定去找大哥,劝说大哥回来继位。一天早晨,天还没有亮,叔齐就悄悄的溜出家门,一个人找哥哥去了。 孤竹国的大臣们见老大和老三相继离去,只好立老二作了国君。

【主持人】叔齐在外面找啊找啊,找了一天又一天,找了一月又一月,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叔齐终于找到了伯夷。

【王老师】叔齐劝伯夷回去,伯夷又劝叔齐回去,两人争执了半天,最后叔齐说:“咱们两个也别在这儿争执了,国家不能一日无君,咱们出来了这么多天,一定是二哥当上国君了。咱们两个不管谁回去,不是又要把二哥挤下来吗?咱们干脆都不要回去了。”

【主持人】有家不能回,又能到哪里去呢?

【王老师】他们听说周国的西伯昌是一个非常仁义的君主,如果去投靠他一定能够被接纳。于是,他们决定去投靠西伯昌。

【主持人】两个人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周国,果然,西伯昌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就这样,两人在周国住下了。

【王老师】许多年过去了,伯夷和叔齐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这时候,西伯昌死了,西伯昌的儿子姬发(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继位。姬发执政不像他的父亲那样温和,上任不久,就以周文王的名义去讨伐商纣王。讨伐无道的商纣王本来是正义之举,而在伯夷和叔齐的眼里,这种行动却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他们决定冒死去谏阻周武王。

【主持人】大军就要出发了,伯夷和叔齐跪在周武王的战车前,拦住武王的战马。

【王老师】他们大声的斥责武王说:“你打着你父亲的旗号出征,是不孝,以下犯上去进攻商王,是不义,你率兵去攻打主人,难道是作臣子的本分吗?”姬发对他们两个却不客气,让人把他们摁倒在地,拖到了路边上。

两年以后,周武王终于灭掉了商朝。商纣王走投无路,跑到鹿台上自焚而死。姬发自称武王,周朝建立了。

【主持人】伯夷和叔齐两个人对周武王非常失望,他们决定离开周国。两个人一直向东,走走停停,这一天,他们来到山西境内的首阳山。

【王老师】到了山西了。当时已经是春天了,首阳山上百花齐放,景色宜人。伯夷和叔齐两个人觉得这个地方不错,便决定在这个地方住下来。他们找来一些树枝和茅草,在向阳的地方搭起了一间茅草屋,两个人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为了表达他们不做周朝臣民的意愿,他们决定,从此不再吃周朝地里长出的粮食。好在首阳山上有许多的野果和野菜,两个老先生倒不为吃的发愁。

【主持人】山西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适宜人居啊。

【王老师】转眼到了深秋,天一天天冷了起来,山上的野果和野菜越来越少了,兄弟二人开始为吃饭发愁了。有时候一天只能采一两把野菜,兄弟二人互相谦让着凑合着吃一点,勉强能够维持生命而已。山下的老百姓知道了他们两个人的来历,看他们可怜,劝他们下山去弄一点粮食吃,但他们宁死不从,大家也只好让他们顺其自然了。

【主持人】气节,需要勇气,是需要坚持的。

【王老师】野菜越来越难采了。他们在山上见到一个小姑娘,小姑娘见他们两个饿的面黄肌瘦,非常可怜,对他们说:“冬天就要到了,野菜也不多了。你们两个都是贤人,只是为了意气才不吃周朝地里长出的粮食,这样很不值得,你们还是下山弄一点粮食吃吧。”

【主持人】但是,这两个老人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我们宁愿吃野菜,也不吃周朝地里长出的粮食。”

【王老师】小姑娘听后感到这两个老先生迂腐的可笑。她对两个老先生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发誓不吃周朝地里长出的粮食,难道野菜野果不是周朝的山上长出来的吗,你们为什么还要去吃它们呢?”一句话问的伯夷和叔齐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主持人】一语惊醒梦中人。

【王老师】原来坚持了这么长时间,自己还是靠吃周朝地里长出的东西才活到今天的。他们决定,从此连野菜也不吃了。过了不久,两个老头就活活的饿死在首阳山上了。

【结束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个《典出山西》的饮食典故是不食周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形容气节高尚,誓死也不愿与非正义或非仁德的人有瓜葛。好了,这期节目就是这些内容,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