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视频新播报 典出山西 山西人物志

  《典出山西》270期:孟门夜月的来历

发布时间:2017-12-26 00:00:00|责任编辑:钱龙|来源:黄河新闻网

00收藏视频
视频介绍
时长:6:41  播放:1

编者按: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三晋大地璀璨的文化瑰宝,黄河新闻网邀请省内文化学者,将散落各处典籍中,有关山西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经收集、整理、精编,借助网络多媒体表现形式逐一发表,让山西的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马越:这期咱们说的是孟门夜月的来历。传说古代有位州官奉调入京,那时陆路尚不发达,他只好乘船沿黄河而下。行到孟门山下,天色已暗,就停船靠岸。晚上,他登上孟门山观赏夜景,只见明月高悬,映入河中,虚虚实实,分外好看,便吟出“山随波影动,月照浪花浮”的诗句。回船入睡后,又梦见了明月入舟。次日早起幕僚为他圆梦,其中有一人说:“孟门乃龙门之上口,梦月入舟为鲤鱼跃龙门之吉兆。”后来,这位州官果然应验升迁。据说,巨石上的四个大字,就是由他亲笔书写,命人刻上去的。因此,民间还把这个孟门山叫做梦梦山。

赵飞:原来孟门夜月是这么一个来历,“卧镇狂流”四个字就是对这段故事最好的证明和诠释。遥想之下,孟门的夜色月景应该很美才是。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另外还有一个孟门位于中国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具体位置在山西省柳林县西北24公里、军渡以北12公里、山西省临县碛口以南约13公里、陕西省吴堡县东北约13公里。东依吕梁,西濒黄河,北邻碛口,南靠军渡。这里便是我们山西的孟门所在,也是传统文化历史名镇之一。

马越:吕梁“孟门-碛口”与临汾“孟门山-壶口”这两组地形颇为相似,皆在晋陕峡谷,名字也取得相近,且两处“孟门”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传说和遗迹。据《尚书•禹贡》记载,约在公元前770年,壶口与紧连着孟门,到唐代元和八年壶口距孟门1660米,而现在的壶口却在孟门上游的3000米处,时隔2700多年,石槽向上推移了3000多米,壶口在瀑布的冲刷与切蚀下,每年大约以70厘米的速度向上游移动。

赵飞:所以孟门的位置从古至今一直都非常重要,中国社科院研究院孟繁仁编著有《孟门天下黄河第一门》一书。国际考古专家白礼昌考察孟门后得出同样的结论:大禹治水凿开黄河蛟龙石壁第一门在今柳林孟门。另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柳林孟门是大禹治水第一门户,这里还保留着传说是大禹当年指挥治水时,因长期伫立于此而留下深深脚印的“禹王石”。

马越:在大禹治水之前,因今孟门村西南蛟龙壁将黄河东西两岸的石山连接成一个天然的黄河大石坝,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形成湖海,有所谓“定湖”之称。若遇淫雨,“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所谓“孟门”,是大禹治水之黄河河道上的第一个大门。也有专家认为,所谓孟门之名,涵盖今柳林孟门至河津之龙门黄河段的河道两侧,柳林孟门乃其北起,河津龙门是其南止。而柳林县的孟门又位于黄河的上游,故称作黄河第一门。

赵飞:西周穆王时代(前1009—前954年在位),山西吕梁武当山玄武道场,为了祭祀鲧禹治水之功绩,在孟门的庄王山麓禹王石附近创建了孟门道院。主殿“源神殿”内,供奉着夏帝禹和禹之父神鲧;这里现还有国家一级文物“无头神鲧”石雕坐像,左臀部还有一“鲧”字。原来是在源神殿神鲧泥塑像内取出来的。唐贞观十三年(639),唐太宗巡游孟门时,敕赐尉迟恭又在道院旁修建了南山灵泉寺,现为山西省重点文保单位。寺侧有巨石“禹王石”和《大禹治水》残碑,大雄宝殿内有清嘉庆九年(1804)年《南山灵泉寺始末碑记》,碑记称:南山上“有禹王石,相传神禹停憩息山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