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视频新播报 典出山西 山西人物志

  《典出山西》404期:洪洞移民说有夸大之嫌

发布时间:2019-09-05 00:00:00|责任编辑:钱龙|来源:黄河新闻网

00收藏视频
视频介绍
时长:1:51  播放:1

编者按: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三晋大地璀璨的文化瑰宝,黄河新闻网邀请省内文化学者,将散落各处典籍中,有关山西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经收集、整理、精编,借助网络多媒体表现形式逐一发表,让山西的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关键词1: “正史当中未曾见,方志家谱现端倪。无稽之谈入人心,保持汉统皆浮云”

明初华北平原,河北的燕山以南、山东的泰山以西,河南、安徽、江苏的淮北地区,人烟稀少,政府组织大量移民用以充实州郡、恢复农业生产,这是不争的事实。大的移民分为洪武、永乐两个时期,山西是重要的移民输出地。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在刘九皋建议下,着手迁山西之民往今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北部及山东省的西部平原,当时的人口输出地是晋东南。也就是说人口主要的迁出方向是华北平原地区。

“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之民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明史·食货志》)

这是明初山西大规模向外移民的序幕。这场以从山西向河北大规模迁徙人口的运动,从1388持续到1395年,迁出地为晋东南的泽、潞二州,大致今晋城、长治地区。

历史学者徐泓经过详细考证指出,此次移民记载中的彰德(今安阳)、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移民总数为100034户。如果加上此前真定(今石家庄地区)、归德(今商丘地区)、顺德(今邢台地区)等地,洪武年间迁出山西往河北等地的垦荒移民约有70万人以上。

注意!这次规模浩大的迁出地,并没有涉及赫赫有名的大槐树所在的洪洞县。

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时期,其叔父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帝位,朱元璋时期移民基本解决了的北方人口分布不均问题,又受到了兵灾影响。于是,未解决战争影响最深的河北等地人口稀疏问题,移民输出地依然是“地狭人众”的山西。

从1403年九月开始,又一场从山西向河北移民的大规模移民开始了:这次人口输出地依然有晋东南地区,包括泽、潞、辽、沁、汾州,同时又增加了太原、平阳(今临汾地区)二府。这次移民,输出地扩大到今晋中、晋东南及临汾地区。

永乐二年至三年间(1404-1405),朝廷迁太原等地移民往北京方向(包括今河北地区),数量为1万户,按一户5口算,约有5万人。此次移民输出地涉及2府、5州,涉及今晋中、临汾、晋东南和吕梁地区。

永乐五年(1407年),朝廷又迁徙今山西临汾、晋东南,山东登州、莱州的人口往山东西部,人口数量,两省输出人口大致各占一半。

以上是官方组织的移民,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民间主动外迁。

明成祖朱棣时期,山西多地遭遇灾害,于是有了大规模的民间自发外迁。《山西移民史》主编安介生先生推断,永乐年间山西向外迁徙人口在10万人以上。

综观涉及上述人口迁徙的记载:

明初大移民分为洪武、永乐两个时期,垦荒移民主要迁入河北、山东、河南三省。

洪武年间人口迁徙没有涉及洪洞所在地区,永乐时期也只是提到其上级平阳府。

而民间传播甚广的“洪洞大槐树移民”,官修正史《明史》没有提到,官修编年体史书《明实录》也没有提到,其主要依据的是地方志和各地家谱,尤其以后者为主。史书、方志、家谱构成我国的史料体系,但三者的可信度、权威性,以史书为最,方志为次,家谱最低。

对于此事,曾在民国时期任山西省政府主席的赵戴文就说过,洪洞大槐树之说“不见诸史,惟详于谱谍”(谱谍,即族谱)。

现代有学者考证,来自“洪洞大槐树”的移民分布在11个省(区、市),分布在227个县份,其主要根据就是方志、家谱和民间传说,这种说法因为“吸引眼球”,常被公开引用、传播。

山西移民这种大事件,国史一般都要严格记录,基本不会夸大或隐瞒。而方志、家谱等为地方和家族所修,常常存在考证不严、夸大附会等问题。另外须知,这些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的资料,多数时间较晚,有的甚至为当代所修。网上所提到的《温县志》《宝丰县志》《宁阳县志》《商南县志》《山阳县志》相关记载,是近代以来所编撰。

从诞生年代来说,史书资料明代就有,而家谱和方志则是后世编撰,从时间上来说,史书距离历史现场更近。

常识也告诉我们:洪洞不可能拥有如此多的移民。

按照民间家谱数据相加,源自山西洪洞一地的明代移民总量竟然超过百万!那么,当时山西洪洞县总人口是多少呢?明代《山西通志》提供的数据是:1397年,户数11999,人口92872;1412年,户数11592,人口87775。

明永乐时期,洪洞所在地才有大规模移民迁出,当时全县人口迁走,也不过八九万人而已。按史书记载:明初山西洪武、永乐时期加起来,总数达100万人迁出,迁出地涉及山西多个州府,迁出地主要为河北、山东、河南3省,迁入地范围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而按照当代学者考证和民间传说,光洪洞一县就有百万人迁出,迁入地竟然涉及十几个省,实在是夸张太多。

尽管可信缺乏史料依据,但洪洞大槐树移民说在当代深入人心。对照史书记载和民间流传,我们发现:输出方,山西多个州府移民,被浓缩为洪洞移民;输入方,河北、山东、河南等华北平原移民,被扩大为“11省227县移民”。

这次大移民的主要原因和目的就是为了充实华北平原,迅速恢复农业生产。但有人揣测背后动机说,“山西汉族纯正”,朱元璋父子大规模移民是为保持汉族血统云云,实在是无稽之谈。


关键词2: 交通枢纽最可信,人群集散在此地。精神家园靠塑造,虚虚实实入归墟。

 

洪洞移民说尽管有夸大之嫌,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重要性进行客观分析。能够成为多地人心目中的“祖地”,洪洞自有其独特之处。

山西有那么多地区,为何单单洪洞一县成了人们“寻根”之地呢?

洪洞县明代属平阳府。明初移民时期,平阳在山西各府、州中人口总量最大,其次是潞州、太原府。官府组织移民,一般会按各地人口比例抽调。正常来说,洪洞所在的平阳府是人口迁出最多的地方。

洪洞的前身叫杨。《史记·货殖列传》就提到,杨、平阳之地的人善于经商,杨即洪洞。洪洞设县始于于隋朝,宋金时期发展成为晋南的经济文化重镇。《金史·食货志》称:“平阳一路,地狭人稠”(平阳路辖山西南部诸州县,洪洞为其中之一)

官府移民是有组织的行为,百姓出境前,需要管理登记,这就需要一个集散地。我们知道,山西人口迁出三大地区是平阳、潞州、太原。从移民数量说,平阳府为最,位置也居于其他州府的中间地带,这里是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的集散地。据明成化《山西通志》,除了平阳府驻地临汾,洪洞是人口最多的地方。

 

洪洞之所以繁荣,也因位于要道,交通运输便利。官府组织人口集散时,选择洪洞作为集散地,是非常有可能的。

民国时期《洪洞县志》《修复大槐树古迹记》等提到,洪洞及其古大槐树,是山西移民的集散处,槐树位于洪洞县广济寺中。

《洪洞县志》记:

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出,树下为集会之所。

《修复大槐树古迹记》记:

此乃先朝永乐间朝命移民实边,此盖荟萃出也。广济寺曾竖碣载其事甚详,乡里耆老犹及见之,迄今年湮久远,饱历风霜,古刹付诸汾流,遗碣鞠为茂草。

大体意思是:洪洞县广济寺为本省移民汇聚之地,庙里曾有一块石碑记载详情,年老长辈还见过,后来历经沧桑,石碑已经遗失,遗址也长满了杂草。

即便记载为真,这里并没有强调突出洪洞本县,而是说的“山西民”。由此可知:山西各地移民以平阳府最多,平阳府洪洞县是人口较多、交通便利,很可能成为移民的重要集散地。

也就是说,大槐树只是移民的集散地,而并非其迁出地,所谓“寻根问祖“之处,只是后人所打造的精神家园。

据此前公开资料,较早出现“大槐树”“老鹳窝”的文本,是江苏丰县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刘氏族谱》。但早期族谱中提到大槐树的记载,只是个别。

到了晚清民国,大槐树说法突然增多。

洪洞大槐树较早系统的文献叙述来自1914年的《洪洞古大槐树志》;民国六年,即1917年出版的的《洪洞县志》新增了大槐树移民事迹,此前明清县志均没相关记载。我们可推断,大槐树事迹是一个似有似无的传说,民国相关方志将其写入记载。

针对大槐树的传说,学者赵世瑜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这个看似虚构的传说使我隐约感觉到族群关系与大槐树传说的关系……到明朝开始重塑汉族正统时,人们要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族源,实际上已经不能说得很清楚了,因此到这个时候人们就需要塑造一个祖先的来历。

历代洪洞士绅们非常有远见,他们看到了这一文化遗产的生命力。经过数十年的经营,“洪洞大槐树”这个品牌打造了出来。随着大槐树形象越来越清晰,它深刻影响了后世人们对祖先来源的认知。

“共同祖地”认知形成后,很多人并非属于明初大移民的人,以及更晚的移民,也信誓旦旦地附会,说自己来自洪洞大槐树,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总结下洪洞大槐树的品牌塑造过程:个别族谱记述-形成民间传说-洪洞乡绅策划发掘-新一轮深入传播。

今天有很多人将“全国大部分汉族来自洪洞大槐树”“小脚趾分两半”等经不住推敲的说法当作真实,更有许多媒体不加考证地进行大肆传播。

实际上,历代任何一次移民都非常复杂,除了大移民,各种小移民更是几乎不间断。但,后世清代、民国、当代的移民和二度迁徙,也受到主流传说影响,将自家视为“洪洞移民”。

 

关键词3:IP策划自古有之,发扬传统未尝不可。

除了洪洞大槐树,我国各地还有原理相同的寻根地,如宁化石壁、苏州阊门、山东枣临庄、南京杨柳巷等等,它们早已超越实体地名或建筑本身,成为某些群体的精神纽带和文化图腾。类似原理还可以应用到走西口、闯关东的命名上:老百姓们进入塞外开垦,未必人人都要经过杀虎口、山海关,但这种要塞关口是两种地理的分野,因而成为许多人离开故土的最后界碑。

从本质上来说:民国当地文化乡绅对洪洞大槐树祖居地的策划包装,跟今天很多地方发掘打造各类文化品牌并无二致。除了大槐树,山西洪洞还有另外一个著名人物“苏三”。苏三本是小说家冯梦龙笔下虚构的女子,因京剧《玉堂春》而声名远播。《苏三起解》里第一句就这么唱到“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苏三被卖含冤的地方,背景即为洪洞县。人物为虚构的,但当地依然打造了相关景区,并建造了“苏三监狱”。

“洪洞大槐树”文化遗产的发掘和整理,是一次教科书般的外宣策划,民国时期的这种努力,不仅为北方广大地区人民找到了“精神家园”,更为今天的文化旅游提供了一个优秀IP。

细数近代以来,借时代东风策划这种案例的,绝非洪洞一家。各种“始祖故里”“XX之都”,都在重复洪洞做过的事情。

但是“历史归历史,民俗归民俗”,真相总归是该被历史知道的,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洪洞所代表的精神象征的向往。

本文参考:

1.百度百科:洪洞移民

2.百度百科:《元史》

3.安介生著《山西移民史》,三晋出版社,2014年2月

4.国家人文历史